最新文章
国际汇款产品架构的演进
文章关键词:
结合参与过的国际汇款产品设计经验,笔者与我们分享了这款产品中的设计要点以及迭代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具体的内容让我们来看看正文吧。
结合参与过的国际汇款产品设计经验,笔者与我们分享了这款产品中的设计要点以及迭代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具体的内容让我们来看看正文吧。
笔者于2014年开始参与跨境外汇系统搭建,至今5个年头,回顾曾经设计过的多个从0到1的跨境支付以及离岸金融产品,觉得还是很有必要做一个复盘,用于总结设计中的成果以及反思现有的不足。
国际汇款产品是笔者比较近期设计的一款产品,初建于2018年中,在一年的时间里根据业务的拓展需求,又做了多次优化迭代。下面对整体的演变过程进行简单的介绍。
最初的公司战略思想是将国际汇款产品定位于中国的【西联汇款】,为客户提供全球范围的汇款服务。
但鉴于公司的在海外金融渠道的匮乏、资金端的捉襟见肘、业务拓展以中国大陆作为核心战场以及大陆地区比较特殊的监管政策,笔者认为目前的现状不足以支撑和复制“西联汇款”的商业模式,于是做了大胆的改变:
将产品定位于B端客户,通过与境外银行、金融市场中的外汇服务商、本地支付机构合作,为贸易项下的客户提供外汇管理与全球支付服务,对标同行中知名的两家公司。产品的卖点在于为客户提供更好的银行间牌价,与更低廉的分发价格,为客户降低换汇与汇款成本。
评价一个产品的商业价值,其中很大一部分占比是该产品是否能够为企业带来可观的收益。所以针对于这款产品,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是交易佣金与外汇兑换过程中的汇差。
而根据业务场景,我们提供的交易有充值、换汇、分发、委托收款、站内转账等。至于哪些场景下的交易需要收费,怎么报价,那就是后面产品定价的问题了,我们后续再说明。
在设计初期,对国际汇款的产品路线图做了如下规划,设立了三个阶段的产品目标。
新的业务系统初建时,业务逻辑相对简单,业务量也比较小,为了能够快速实现功能、发布上线,大多数团队都会把所有的逻辑都耦合在一个系统。这对于初期业务的快速迭代是有一定好处的。
在业务量不大的情况下,这样的系统结构可以支撑日常作业。但是随着更多业务的接入,各种复杂的功能逻辑加入,系统处理起来有点吃力,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2.0的系统是将业务、交易、服务组件分拆、细化的重要过程,目的是为了支持更复杂的业务。
接入层:根据用户角色提供了不同的接入渠道,包括商户、代理商、运营角色,并增加了API接入方式;
产品层:为亚马逊、独立站、Paypal、游戏平台等海外业务提供离岸账户申请;
会员管理:分拆出代理商角色,并在会员体系中增加多层级关系,满足集团(平台)客户需求;
汇率管理:增设牌价池,可全量开放货币对牌价、不再受渠道限制,并设置牌价路由,实现系统默认与手动设置两种方式;
资金管理:资金处理拆分,从账户账务中独立出来,并增加外汇头寸管理,预估头寸占用情况;
以上是国际汇款产品架构演进过程,关于拆分过程中的会员体系、账务处理、通道路由设计、交易处理、汇率管理等内容会在下篇中为大家介绍。
虽然产品架构2.0可以支撑更复杂的业务模型,但是如果只提供单一的即期换汇与分发服务,无疑是会把自己逼上一条拼通道、拼成本的路上,这显然不是我们的初衷。加强产品的差异化与深度是下一步必须要做的事情:
产品是一个持续迭代的过程产物,谁也不能一开始就预料到结局,所以在产品的发展期,一定会随着使用场景的拓展,从而调整产品的边界,但是谨记“臃肿”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以上都会给产品设计带来比较大的影响和误导,我们在需求梳理中,还是要追本溯源、寻找每个需求的真正诉求,为客户提供更专业的解决方案。公海彩船app下载,换汇成本
下一篇:人民币汇率”破7“影响谁?